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分類 > 廢氣  

污水排放的級別是什么?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2-09 08:54:25

污水排放的級別是什么?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二級、三級分別是:

1. 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一級標準;

2. 排入GB 3838中Ⅳ、Ⅴ類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類海域的污水,執行二級標準;

3. 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

4. 排入GB3838Ⅲ類水域(劃定的保護區和游泳區除外)執行一級標準(Ⅲ類水域:主要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場、洄游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5. 排入GB3838Ⅵ、Ⅴ類水域執行二級標準(Ⅵ類水域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Ⅴ類水域主要適用于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6. 排入設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城鎮排水系統的污水,執行三級標準。

水產養殖對水環境的污染

在我國的經濟結構中,水產養殖據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不僅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還提升了人們的收入,但不合理的水產養殖將導致整個養殖環境遭到破壞,給水產養殖的生產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新時期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步加強,水產養殖行業必須要樹立環保理念,才能促進水產養殖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的具體防治措施。

1 水產養殖導致環境污染的原因

1.1 內部因素

目前,在水產養殖時,不能忽略水產養殖內部因素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水產養殖的內部因素主要體現在養殖模式的多樣化,其導致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模式對于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不同。1)淡水池塘養殖模式中,內部的水資源總體性較強,導致水體自身的凈化能力較弱,而水產養殖的密度非常高,會產生很多的有機物以及糞便,導致整個水體富營養化。水藻滋生,造成水產養殖的環境遭到破壞。

2)水產養殖的工廠化養殖主要利用魚飼料進行喂養,水體不能及時更換,而且更換廢水時直接排入周邊的池塘,一些魚飼料中的有機物質會隨機進入到池塘中,導致池塘環境受到破壞。3)水產養殖的網箱養殖方法是設立一定區域的網箱使水產養殖區域與周圍的水域聯連同一體進行養殖,網箱中進行消毒、喂養工作產生的化學物質會導致整個水域遭到破壞,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引發赤潮,環境污染加劇。

1.2 外部因素

在水產養殖中,外部因素往往是導致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在水產養殖中,人們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影響,過度養殖,不合理地增加水產養殖區域,無序的排放水產養殖廢水,使周圍的空氣環境、水體環境、土壤環境遭到嚴重的污染和破壞,導致整個水產養殖區域的環境壓力增加。此外,在水產養殖中,養殖人員不具備環保理念,認識不到新時期對于環保的重要要求,導致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比如,國家對于水產養殖飼料的配比有嚴格的規定,但很多養殖人員不在這個規定內進行飼料配比,甚至使用了很多的違禁藥物,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我國水產養殖的工作中,管理部門沒有加強對水產養殖行業的監視和管理,對于水產養殖的區域劃分不合理,導致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破壞出現蔓延式增長,引發重大的環境危機,不利于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

2 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具體防治措施

在提出具體防治措施之前,必須要明確水產養殖導致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了解水產養殖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對于環境污染出現的原因,并且從這些原因著手,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開展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提升我國水產養殖行業水平,促進我國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保護我國的自然生態環境。

2.1 強化管理,設置合理的制度

在水產養殖對環境污染的防治過程中,1)相關的環境部門要強化對水產養殖的管理,設置合理的水產養殖制度,保障水產養殖在一個可以把控的范圍之內開展。做好水產養殖區域的規劃,深入了解水產養殖所在生態環境區域的承載能力,設置合理的水產養殖規模。2)在水產養殖管理的過程中,構建完善的水產養殖制度,設立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責任制度與考核機制,要嚴格審查水產養殖的資質,保障水產養殖區域內環境保護的力度。

3)對相關的水產養殖區域進行監測,避免偷偷進行水產養殖的現象,定期監測對水產養殖區域的水資源環境、土壤環境以及空氣環境,檢測水產養殖區域內的環境是否達標,如果沒有達標,就要責令水產養殖人員停業整頓,整治水產養殖造成的環境污染,環境污染嚴重的要進行處罰,或者吊銷水產養殖的生產資質。只有從根本上確立水產養殖對環境造成污染的責任,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治對策,促進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綠色健康發展。

2.2 提升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養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技術人員專業水平以及綜合素養的提高,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水產養殖工作。目前,我國的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許多養殖戶還停留在傳統的粗放式養殖模式上,對于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必須要讓水產養殖技術人員樹立環保意識,加強對水產養殖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學習,根據不同養殖模式進行不同的技能培訓,通過先進的水產養殖技術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

此外,要加強對水產養殖人員的考核管理,對于從事水產養殖技術人員考核通過的人頒發技術人才證書,保障考核的機制要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在合理的水產養殖區域內進行水產養殖。構建水產養殖環境報警制度,如果出現化學物質使用過多或者殘留有機物過多,就會自動報警,通知水產養殖技術人員及時采取有效的對策應對環境污染的問題。因此,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過多的使用化學物質,及時有效地清理出水產養殖區域的有機物質,更好地改善水產養殖區域的環境,提升我國水產養殖的水平。

3 結語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水產養殖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但水產養殖對于環境生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在開展水產養殖時,一定要樹立綠色生態的發展理念,在水產養殖產業經濟發展中強化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環境保護部門要加強對水產養殖產業的引導和監督,促進水產養殖產業的綠色持續化發展。

(1)水域環境的污染源

除噪聲外的大部分污染源最終都將影響到水域環境。

①工業三廢。廢渣、廢氣、廢水。

②農業生產。農藥、化肥、畜禽糞便等。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

④水產養殖自身污染。殘餌、糞便、藥物等。

⑤船舶、車輛油污染。

(2)水環境污染與水產養殖的關系

①水環境污染會導致水產養殖無法進行,更談不上生產無公害水產品。

②水環境污染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長、繁殖。

③污染會在水生生物體內積累(蓄積),影響商品價值甚至賣不出去。

④被污染的水產品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如農藥、重金屬、抗菌素等在水產品中殘留超標就會危害人的健康。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