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分類 > 風機  

水庫如何清理淤泥?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06-24 20:59:24

清理水庫淤泥有以下4種方法:

1、水力學方法清淤主要是指采用水力學方法疏浚水庫。這種方法是最為常用的,而且一般是在水庫修建之初就由設計單位將其考慮在了主體工程之中。其形式有這么幾種:用異重流排沙、設沖沙孔沖沙、用泄水底孔排沙。水力學方法的優點是:清淤工程不需要預先排空水庫,也不需要停止運行。在清淤過程中,水庫可以照常運行。該方法的缺點是:疏浚只能對挖淤進行有限控制,在洪水期間,已開挖的都分可能再淤塞。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挖淤需要淤泥運輸裝置和堆料場。

因此,必須在淤積物中預先設置排水系統。用水力沖沙法排沙通常是行之有效的,但這些方法的缺點是耗水量大,此外還須保證水庫的重新蓄水量。

2、虹吸式清淤指虹吸式放水涵管工作時,先排除管內空氣,使管內形成真空,此時涵管起虹吸作用,使水庫的水沙從涵管進口上升到涵管的頂部,從而源源不斷向下游涵管出口流出。虹吸式清淤一般設計成放水涵管的形式。虹吸清淤裝置( 水力吸泥裝置) 的優點在于:不需泄空水庫 , 不必專為清淤消耗水量,清淤不受來水季節限制,可以結合各季灌溉常年排沙。缺點在于: 依靠上下游水位差決定輸出流量的大小,清淤范圍局限在壩前一定范圍,且耗水量大,本方法適用于較大壩高的水庫。

3、橫向沖蝕是利用死庫所特有的高灘深槽形態,依靠強烈的重力侵蝕與水力沖刷作用對淤灘進行破離與輸移。其具體做法是在庫首河床或庫區支流溝口,設低壩(閘)擋水,截引河水到沿庫周修建的渠道或管道內,居高臨下,對淤灘進行沖蝕。橫向沖蝕輔助工程包括三部分:一是取水設施,主要形式有低壩(閘)或揚水機械,其作用在于抬高水位,滿足沖蝕所需要的流量,二是輸水設施,一般形式有渠道,明槽或管道,其作用在于輸送水流至待沖庫段,三是沖灘設施,主要包括泄水口與集流槽,其作用在于將輸水設施中水流有計劃地分配和導引至淤灘表面,以利沖灘拉淤。

實踐證明,橫向沖蝕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清淤效率高;

(2).清淤成本低廉;

(3).耗水量少;

(4).應用范圍廣。對泥沙淤積嚴重,且水資源貧乏的干旱與半干旱地區水庫較為適用。

4、引水沖灘法清淤

引水沖灘,其實質就是利用庫區高灘深槽的淤積形態,截引河水到沿庫周修建的引水渠內,人為地增大水流勢能,依靠重力侵蝕與水力沖刷作用對淤灘進行破壞與輸移。

怎么培養生化池污泥?

一、手動運行:

啟動曝氣池風機→啟動調節池提升泵

二、實際調試期間具體操作步驟

1、污水注滿接觸生化池。

2、啟動風機,對池內污水進行曝氣充氧。

3、重新進水,繼續曝氣。

4、如此反復運行,每天進水時間相對延長。

5、同時也可觀察接觸生物池內填料情況。

6、微生物的馴化需要較長時間,這樣可加快生物膜的形成。

7、注意事項

(1)曝氣池水面的漂浮物要定期撈除。

(2)定期觀察設備運行和處理出水,發現異常情況應即時處理。

(3)觀察污水的色變化。

三、具體步驟

1接種

將接觸氧化池注入生產廢水,水量控制在總容積的1/2,同時按池容積的10%向每個接觸氧化池投加活性污泥。

2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馴化期間,必須滿足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條件,而且要盡量理想化,一是保證足夠的溶解氧和保持營養平衡,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的工藝廢水,要適量投加營養物質,二是水溫、PH值要盡量在最適范圍內,且沒有大的波動,三是有機負荷要由低而高,循序漸進,培養期間每隔4小時要對混合液的污泥濃度、污泥指標、溶解氧含量等進行分析化驗,同時還要檢測進,出水的BOD5、CODcr及懸浮物SS等指標,根據檢測結果及時加以調整。

3負荷啟動

第一階段:(時間1-10天)風機24小時運轉,前兩天悶曝以后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1-2小時(按設計小時流量)

第二階段:(10-20天)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3-5小時,并用顯微鏡觀察細菌情況

第三階段:(20-30天)每天向生化池進廢水5-10小時,并檢測SV30濃度,當SV30濃度達到20%時可向污泥池排泥

4培養馴化階段對各控制指標的要求

培菌各階段,控制指標是培菌成敗和培菌耗時縮短的關鍵,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操作方法進行,特別是一些操作注意點,更是要嚴格遵守,下面對培菌的各要求分述如下:

a)悶曝要求,當接觸氧化池投進新的活性污泥后,需要進行悶曝,悶曝的目的是為了激活休眠狀態的微生物,而當微生物被激活后就不需要悶曝了,過度的曝氣就會對活性污泥造成過度氧化,最終使活性污泥發生自分解而死亡,這就是為什么要把溶解氧控制在2-4mg/L的原因。一般剛開始馴化時只要悶曝二天就可以開始進水馴化了。

b)排泥要求,培菌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即在整個培菌過程中不知道要排泥,他們覺得如果要排泥豈不是白培養了?表面看起來,這樣的說法很有道理,事實上是違背了活性污泥整個系統的規律性要求,即活性污泥排泥是為了置換掉陳舊的活性污泥,保持活性污泥的活性而進行的,同時,進入接觸氧化池的無機顆粒很容易在生化系統中積累,如不排泥,勢必導致生化系統中所培養的活性污泥有效成份越來越低,最終出現有機物去除率極低的現象。

正確的做法是在培菌過程中,當出現較具規模的活性污泥濃度時,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排泥,通常將在接觸氧化池檢測到的活性污泥濃度操作800mg/L-1000mg/L作為培菌過程中是否需要排泥的判斷標準,也可以用SV30。接觸氧化池排泥量的大小以排泥是否會導致系統活性污泥濃度降低為標準。只要排泥后活性污泥濃度不降低,就認為排泥量很正常,同時排泥方法力求多次連續均勻的排泥即邊進水邊排泥。

c)營養劑要求,活性污泥的培菌階段,營養劑的投加要求和正常運行一樣,需要嚴格掌控,但是相對正常運行時投加營養劑的量而言是需要略高一點的,基本上要高過正常值的15%左右,目的也是在于為活性污泥的快速培菌啟動成功提供必要的外圍條件,同時也為活性污泥的培菌過程中快速增殖的活性污泥濃度提供必要的保證。為了確認這個結果,需要每天檢測生化池的活性污泥濃度以及排放水中的氮、磷含量,用來判斷是否存在營養劑投加的短缺,具體以排放水中磷含量不超過0.5mg/L,氨氮含量不超過5mg/L為參考。

生化培菌的周期取決于廢水的水溫和水質。水溫高于15℃以上時,培菌的過程較快,水溫低于15℃以下時則污泥馴化時間較長,因此污泥的培養馴化應盡量選擇在5-11月期間(長江流域)進行。就廢水的水質而言,無毒無害、易生物降解的廢水,其生化培菌的時間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難生物降解的廢水,則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約需30-60天,甚至更長。

在清水調試完成后,對于可生化性能較好的廢水,可以直接用廢水馴化微生物;對于化工廢水或可生化性能比較差的廢水則應采取分步培菌法,具體步驟如下:

快速增殖??焖僭鲋车哪康氖鞘刮勰嘌杆偕L到填料上去。一般來說,采購來的污泥在脫水或運輸過程中,微生物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受損,它們在新的環境中有一個恢復和生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如果這時直接用化工廢水馴化,其結果必然會導致微生物大量死亡。因此第一階段可用生活污水或葡萄糖或干面粉燒制的熟漿糊(初始3-5天內,每100m3生化池容積可按投加5-10公斤干面粉的比例投放)來培菌,每天曝氣兩次,好氧池每次曝氣8小時,使微生物快速恢復和生長繁殖,這種方法稱為快速增殖法??焖僭鲋称陂g生化池內的廢水可以通過污泥馴化管排放,放水前先停止曝氣,待污泥沉降4-8小時后再放水??焖僭鲋称谝话銥?-10天。

生化池在運行過程中,當微生物一旦受到負荷沖擊,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時,也可以采用快速增殖法來幫助微生物恢復和生長。

廢水馴化。污泥生長到填料上去以后,每天在100m3生化池內加入的干面粉可增加至20-30kg公斤,同時在生化池內泵入生化進水或廢水。初始廢水的進水量可按每100m3生化池容積的1-2%的比例泵入,以后每二天按2%的比例逐步增中廢水的泵入量,直至達到設計的廢水進水量。隨著廢水泵入量的逐漸增加,葡萄糖或干面粉的投加量或生活污水的泵入量應相應減少直到停止投加,或者可按比例投加廢酒精(1公斤廢酒精按1.5公斤COD計)。

培菌馴化期間,必須每天測定COD,如發現COD去除率或SV突然下降,則應立即停止廢水的遞增進水量,直至COD去除率回升至50%以上和SV不再下降。

好氧池正常進廢水時,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處理出水COD濃度在200mg/L以下,則可以認為生化池已開始工作正常。

在污泥馴化期間切忌負荷(如大水量、高濃度)沖擊,培菌完成以后,即可進行正常的運作。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