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分類 > 空氣凈化  

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的保障措施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2-12 15:50:19

1、健全法規標準體系

加強工業節能管理制度建設。以落實《節約能源法》為核心,制(修)訂《工業節能管理辦法》、《工業節電管理辦法》、《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辦法》、《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管理辦法》等,落實《電力需求側管理指導意見》,建立重點用能企業能源管理崗位和能源管理負責人制度,規范企業能源計量統計和監測等制度,形成相關法律法規相協調的工業節能管理體系。

發揮節能標準支撐作用。加快單位產品(工序)能耗限額標準制(修)訂工作,擴大工業設備、家電照明和信息通信等領域產品能效標準實施范圍;鼓勵地方制定更加嚴格的單耗和能效地方標準;推動工業節能標準的國際協調和統一;加強節能產品認證和檢測能力建設,強化節能產品認證;擴大節能產品能效標識范圍,加大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力度。

加強工業節能組織領導。充分發揮各級節能主管部門作用,深化政府各部門、政府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協調、溝通,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促進工業節能工作有序開展。

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強化財稅政策。加大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對工業節能的支持力度,完善財政補貼方式,支持九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專項,重點支持行業節能關鍵共性技術及重大裝備的研發,推動產業化應用;對鼓勵發展的節能項目,其進口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節能裝備,在規定范圍內免除進口關稅;研究完善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熱電聯產項目的建設投資、電價、熱價等政策,有序發展熱電聯產項目。研究完善鼓勵企業建設利用余熱余壓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熱電聯產項目等的電力上網政策。

完善能源資源價格政策。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范圍和力度,將收繳的差別電費、懲罰性電費重點用于支持當地節能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根據產業發展需要修訂加價范圍、提高加價標準。鼓勵企業利用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完善投融資政策。開展節能金融產品創新示范;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節能項目提供融資、保理、擔保等金融服務;研究建立工業節能產業發展基金、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擔?;?,促進節能產品(裝備)制造業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鼓勵國有、民間、外資資本進入節能領域,提高信貸審核標準,嚴控對高耗能行業的信貸投入。

3、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落實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強制性產品(工序)能耗限額標準,制訂重點行業“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以及分解落實方案;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技術和必要行政手段,健全促進落后產能退出的綜合政策體系,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加強淘汰落后產能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淘汰落后工作按期完成。

嚴格新建項目節能準入。及時制(修)訂強制性單位產品(工序)能耗限額標準,實施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建立健全新上項目管理部門聯動機制和項目審批問責制,從源頭把好節能準入關,嚴格控制高耗能、低水平項目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行業盲目發展。對于未完成年度節能目標的地方,其新上高耗能項目采取區域限批措施。

加快傳統產業技術創新,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產業。加大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加快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支持節能產品裝備和節能服務產業做大做強。鼓勵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推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4、推進節能技術進步

加強工業節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技術創新體系;推動組建以市場為導向、多種形式相結合的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聯盟;支持國家級工業節能技術中心建設,圍繞工業領域核心、關鍵和共性節能技術,組織開展技術攻關;鼓勵企業使用首臺(套)國產節能重大技術裝備,加快產業化基地建設。

加快工業節能技術推廣應用。建立工業節能技術遴選、評定及推廣機制,研究建立工業設備能效標識制度,擴大節能設備認證范圍。繼續發布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和編制重大節能技術推廣實施方案,組織先進成熟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在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重點用能行業推廣重大節能技術,加快傳統生產設備的大型化、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推進以節能減排為核心的企業技術改造。

開展“節能服務進萬家”活動。推薦優秀節能服務公司,篩選合同能源管理最佳案例,組織節能服務公司和工業節能減排大學聯盟為中小企業提供咨詢服務,支持節能服務萬里行活動。鼓勵企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設備租賃等市場化手段開展節能技術改造,促進中小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加強節能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展節能技術對外交流,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節能的先進經驗,引進先進適用的節能技術,加快提升我國節能技術水平。

5、加強工業節能管理

制定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實施方案。針對高耗能產品(工序)和終端用能產品,分行業制定能效標桿值,逐步建立工業能效激勵約束機制。開展企業能效對標達標、績效評價活動,實施新上項目能評審查、節能產品裝備推廣應用等措施,促進工業能效水平提升。

加強工業節能監察執法能力建設。開展部門聯合執法,完善日常監察與專項監察相結合的節能監察工作長效機制;加強節能監察執法隊伍培訓和能力建設,建立基本覆蓋國家、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監控系統網絡,提升節能監察水平。

建立工業節能監測預警體系。分步推進國家、省、市(縣)三級工業節能監測體系建設,加強地方、行業節能動態監測分析,提高節能預測預警能力,對能源消費總量增長過快的地區和行業,及時預警調控,強化用能管理。

加強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管理。對重點用能企業實行分級管理,落實目標責任;建立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績效評價制度,落實企業能源管理負責人制度;推動重點用能行業能效水平對標達標活動、開展能耗(效)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建立健全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加強企業能源計量管理,配備滿足需要的能源計量器具,實行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和能源審計制度。

增強企業節能內生動力。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促進工業節能長效機制建設。完善相關配套扶持政策,鼓勵企業開展節能自愿協議,充分調動企業節能降耗的積極性,建立有利于企業自覺節能的良好環境。

加大工業節能宣傳力度。開展節能降耗宣傳活動,普及工業節能知識,采取召開專題論壇、技術展示和推廣交流、現場交流會等方式,為企業提供先進的節能技術與管理經驗,充分發揮群眾、社會、媒體的監督作用,營造企業主動節能的良好氛圍。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