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分類 > 儀器儀表  

為了改善長江航道,應采取什么重要的措施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2-11 19:29:03

(一)樹立生態文明理念

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是推進生態文明航道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體現了新的價值取向。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和形式,切實加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教育,普及生態文明知識,深入廣泛地開展環境保護日、節能宣傳周、能源緊缺體驗日等活動,倡導節能環保的生活方式,引導職工樹立保護長江航道生態、人人有責的意識,把生態文明理念內化為職工的行為準則和自覺行動。要大力開展生態文明航道宣傳活動。利用內外媒體,向社會大力宣傳長江航道的生態優勢,我局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決策部署、經驗做法和工作成果,以及長江航道涌現現出來的熱愛生態、保護生態的先進典型,向社會持續推介和展示長江生態文明航道的良好形象。要加大“綠色航道、暢通服務”文化品牌的創建力度,突出品牌的生態優勢,推出系列服務措施,加強品牌的營銷,彰顯長江航道文化的綠色特征,努力打響長江生態文明航道的品牌。

(二)優化航道建設規劃

長江航道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是長江航運的基礎和前提。實施航道建設開發首先要珍惜每一寸航道資源,要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規模和強度,調整規劃布局,促進航道資源利用的集約高效,給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復空間,給子孫留下一江碧水、兩岸青山、鳥語花香、魚蝦滿江的美麗母親河,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節約發展,充分掌握和利用長江航道的自然演變規律,把航道規劃、建設和管理與河勢控制結合起來,與生態平衡結合起來,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結合起來,加快推進航道系統治理。一是要積極開展航道通過能力及生態航道建設等重大課題研究,統籌考慮航道建設、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關系,既要考慮沿江經濟發展的需求,又要考慮長江航道的生態承受能力,科學確定航道的可開發利用度以及各河段航道的最佳建設標準,據此調整“十二五”規劃實施和制定“十三五”規劃。二是在充分考慮生態保護的前提下,以中游荊江河段治理為重點,繼續加快航道系統治理,提高建設速度,擴大建設規模,確保到2015年提前實現2020年規劃建設目標,進一步增強長江航道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競爭力,使長江航道綠色、高效、節能、環保的比較優勢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服務能力較好適應長江水運和沿江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帶動交通運輸系統和沿江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

(三)加快航道轉型升級

轉變發展方式是實現長江航道科學發展的主線,也是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關鍵。我們要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的要求,切實加強科技創新,推動航道轉型升級,努力促進長江航道由勞動密集型向創新驅動型和技術管理服務型轉變。轉變發展方式關鍵在于建設數字航道、智能航道,這也是建設長江生態文明航道的最大亮點。通過建設智能航道,一是可以盡量減少航道整治工程的同時提高航道通過能力,從而避免了工程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Ⅱ向。二是可以使船舶科學配載,合理選擇航線,減少單位貨運量的燃料消耗,有效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環境。三是可以提高長江航道服務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減少管理消耗和管理成本,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單位建設。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快長江數字航道和智能航道建設,積極研發應用3.0版電子航道圖,確保到2015年全面建成數字航道,初步建成智能航道,從而為建成生態文明航道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建設生態綠色工程

當前長江航道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發展不足的問題,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首要任務仍然是加快建設,提高航道通過能力。在長江上實施建設工程必然會對長江的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

首先要嚴格做好航道工程建設的環評和防洪論證等工作,盡量減小航道工程建設對長江生態的影響。建設項目工程費用預算中應保證生態恢復所必需的費用,并確保其有效使用。

其次要加快生態整治技術創新。要切實加強生態工程的理論研究,積極采用節能、環保、合理節約材料和資源的新技術,使航道整治工程不僅滿足強度、穩定、安全、耐久度的要求,而且充分考慮對生物、環境的影響,既實現整治工程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實現環保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是實施環保施工。積極采用有利于資源節約和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和新材料,積極推廣生態護坡等新技術,實現工程防護、景觀塑造和環境保護的統一,避免或減少對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最大限度地保護工程周邊的環境,減少工程施工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營造“人水和諧”局面。 (五)全面促進資源節約

一是實施低碳養護。要通過加快航道維護管理的轉型,用現代化的技術、現代化的裝備,盡量減少長江航道建設養護管理等各項活動對生態的影Ⅱ向。要加強航標新能源、新材料、新結構的研究,加大太陽能一體化航標燈的推廣應用。大力開展環保疏浚技術、環保節能型船舶研究和推廣應用,重點加大航道維護和工程疏浚船舶的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減小航道疏浚施工對生態的影響。

二是狠抓節能減排。加強節能管理,認真做好能源消耗統計分析,制定合理的能源消耗指標和定額,簽訂節能承包合同,大力應用節能減排新技術、新方法、新產品,創新船艇節能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航道生產的能耗穩步降低,完成上級下達的節能指標。抓好節能項目儲備和申報,積極申報節能減排專項資金。要大力減少船舶污染排放。嚴格執行船舶排放標準,組織船舶污染物排放普查,有計劃分步驟實施技術改造和檢查維修,控制和減少船舶污染排放,杜絕超標排放。加強老舊船舶等報廢處置工作,及時淘汰落后的生產工具和設備。在船舶建設垃圾回收等配套設施,逐步杜絕船舶直接傾倒排放生活垃圾。

三是推行節約辦公。嚴格執行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精簡會議,改進會風,壓縮會議經費,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改進文風,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積極倡導低碳辦公、綠色辦公,政府采購要優先購買綠色節能產品;提高職工節約意識,教育職工從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嚴格辦公用品采購、領取、使用等管理,逐年降低各級機關人均綜合能耗。

(六)加強航道生態環境保護

保護航道生態安全是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必保底線。建設生態文明航道必須有效防范航道生態安全風險,及時妥善處置航道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維護航道生態環境安全穩定,避免重大航道生態危機。一是要提高航道管理與保護的能力。要建立健全航道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積極推進航道立法,促使《航道法》早日出臺,以法律規范與約束人們的行為,依法保護航道生態安全。要依法對涉水工程、采砂、船舶和岸線等實施有效管理,嚴格涉水涉航建筑物技術審查,督促涉水涉航建筑物科學合理選址,盡可能避開水生物繁衍棲息地、航道生態脆弱或敏感地區,減小工程建設對河勢穩定和航道演變規律的不利影響。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對非法采砂、超吃水等各種破壞航道生態環境的行為等進行懲處,有效保護航道和岸線資源。二是要提高自然災害防控能力。要科學制定預案,有效應對極枯水位、特大洪水、極端氣候以及滑坡等自然災害,及時恢復航道條件。三是要提高航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要加強航道應急打撈能力建設,建造一批應急打撈船舶和設備,對長江干線沉船、沉物特別是?;芳皶r進行打撈,有效防止水上交通事故造成重大生態災害危害和社會影響。

(七)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保護長江航道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長江航道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要開展航道生態監測工作,加大長江航道生態保護的力度,當前應盡快將節能環保和生態的指標納入長江航道文明建設責任制和資產經營責任制考核體系,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形成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建設生態文明航道涉及到多個涉水部門,必須加強與環保、漁政、水利、海事等管理部門的聯系,就長江的整體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綜合利用問題進行密切溝通、真誠合作,努力使長江的開發利用能夠統籌兼顧防洪、發電、環保、水生資源保護和航運等各方利益,使長江真正成為水資源綜合利用最好的典范之江。為此,我們耍率先行動和示范,在各項工作特別是航道建設和維護管理中,要嚴格執行防洪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主動考慮其他部門的關心和關切,展示長江航道負責任行業的形象。同時,要切實加強溝通聯系,闡明長江航道的利益和立場,爭取其他部門對建設生態文明航道的理解和支持。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