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示范  

測量力學基本量的儀器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2-11 00:27:48

一、測量力學基本量的儀器

力學中基本物理量包括長度、質量和時間;刻度尺是測量長度的儀器,天平是測量質量的儀器,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儀器,彈簧秤是測量力的儀器.而力不是基本物理量;

本題選擇不可以測量三個基本物理量的;故選:D.

二、測電阻有幾種儀器

一般測量用電阻表(包括指針式和數顯),例如萬用表的電阻檔測量其阻值;

需要較精密測量時使用電橋;

另外有專用測量設備:如接地電阻表,專用于測量接地電阻用。

三、熱電偶冷端補償問題?。?!

熱電偶測量溫度時要求其冷端(測量端為熱端,通過引線與測量電路連接的端稱為冷端)的溫度保持不變,其熱電勢大小才與測量溫度呈一定的比例關系。若測量時,冷端的(環境)溫度變化,將影響嚴重測量的準確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補償由于冷端溫度變化造成的影響稱為熱電偶的冷端補償。

熱電偶的冷端補償通常采用在冷端串聯一個由熱電阻構成的電橋。電橋的三個橋臂為標準電阻,另外有一個橋臂由(銅)熱電阻構成。當冷端溫度變化(比如升高),熱電偶產生的熱電勢也將變化(減?。?,而此時串聯電橋中的熱電阻阻值也將變化并使電橋兩端的電壓也發生變化(升高)。如果參數選擇得好且接線正確,電橋產生的電壓正好與熱電勢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量相等,整個熱電偶測量回路的總輸出電壓(電勢)正好真實反映了所測量的溫度值。這就是熱電偶的冷端補償原理。

四、九年級所學的所有物理量、定義、單位、公式、特點、測量工具、物理意義

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宇宙由物質組成:

2、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3、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多數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液態變為氣態時體積會顯著增大。

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因而,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容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

4、原子結構

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5、納米科學技術:1nm=10-9m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 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2、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 ,常用單位:t 、g 、mg

3、測量托盤天平

①注意事項

②結構:游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梁、分度盤、指針

③使用步驟:放置、調節、稱量(左物右碼,先大后?。?。

三、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m/V

3、單位:國際單位制:主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這兩個單位比較:g/cm3單位大。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3 。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讀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4、密度的應用:m=ρV,V=m/ρ

①鑒別物質②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體積③測量不易直接測量的質量

5、密度的測量

①原理:ρ=m/V

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視線

6、密度與社會生活

密度與溫度:溫度能改變物質的密度熱脹冷縮

密度與物質鑒別: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復習提綱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運動的快慢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計算公式: v=s/t ,變形得:s=vt,t=s/v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3、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4、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的單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時間的測量

①單位:秒,符號s

②秒表續數:

5、誤差

①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②產生原因: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

③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④誤差與錯誤區別: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體改變運動狀態;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2、力的單位:牛頓(N)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圖:用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的方法。

5、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

五、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即: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運動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慣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物體慣性大小只與質量大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運動快慢均無關。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六、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那么這兩個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運動和力的關系:

物體不受力的作用

運動狀態不變

理想情況

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

運動狀態不變

實際情況

物體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運動狀態改變

實際情況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復習提綱

一、彈力 彈簧測力計

1、彈力

彈力的概念:物體由于彈性形變成產生的力。

彈性、塑性

2、彈簧測力計

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原理:彈簧受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大。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彈簧測力計結構:彈簧、掛構、指針、刻度牌、外殼

彈簧測力計使用:使用前:①測量范圍②指針是否在“O”刻度③觀察分度值;測量時:注意防止彈簧指針卡住,沿軸線方向用力;讀數: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二、重力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通常叫重量。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重力的大?。何矬w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它們之間的關系是G=mg,其中g=9.8牛/千克。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g=10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應用:重垂線

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形狀規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幾何中心。

三、摩擦力

1. 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為滑動摩擦和滾動摩擦,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壓力的大小有關,又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瑒幽Σ亮Φ姆较蚋矬w相對運動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我們應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

四、杠桿

1、定義: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繞著固定點轉動,這根硬棒叫杠桿. 分清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 杠桿的平衡(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不轉或勻速轉動叫杠桿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 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

3、杠桿的應用

①省力杠桿:L1L2 F1<F2 省力費距離 如:撬棒、鍘刀、動滑輪、輪軸、羊角錘、鋼絲鉗、手推車、花枝剪刀。

②費力杠桿:L1L2 F1>F2 費力省距離 如:人的前臂、理發剪刀、釣魚桿。

③等臂杠桿: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離,能改變力的方向 等臂杠桿的具體應用:天平. 許多稱質量的秤,如桿秤、案秤,都是根據杠桿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簡單機械

1、 滑輪分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 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故定滑輪不省力,但它可以改變動力的方向,給人們帶來方便;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故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2、 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體重的幾分之一 . 且物體升高“h”,則拉力作用點移動“nh”,其中“n”為繩子的段數。使用滑輪組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動力的方向。

繩子段數的判斷:在動滑輪和定滑輪之間劃一橫線,只數連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

3、輪軸和斜面

使用輪軸時,如果動力作用在輪上則能省力,如果動力作用在軸上則能省距離。

使用斜面時,斜面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會越省力。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復習提綱

一、壓強

1、壓力:

①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②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 = 物體的重力G

③研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

課本甲、乙說明: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丙說明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概括這兩次實驗結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有關。

3、壓強:

①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②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帕斯卡(Pa);F:牛頓(N)S:米2(m2)。

④壓強單位Pa的認識: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力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

⑤增大或減小壓強的方法:改變壓力大小、改變受力面積大小、同時改變前二者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壓強的規律:

⑴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⑵ 在同一深度,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⑶ 深度增大,液體的壓強增大;

⑷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3、液體壓強公式:p=ρgh

⑴、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Pa;g:N/kg;h:m

⑶、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4、連通器:

⑴定義:上端開口,下部相連通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一種液體且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應用:茶壺、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等都是根據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強

1、大氣壓的測定托里拆利實驗。

⑴ 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這時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

⑵ 原理分析:在管內,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即向上的大氣壓=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⑶ 結論:大氣壓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隨著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

⑷ 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真空;若未灌滿,則測量結果偏小。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10.3 m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外的高度差不變,將玻璃管傾斜,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2、標準大氣壓支持76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760mmHg=76cmHg=1.013×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約10.3m

3、大氣壓的變化

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在海拔2000米內可近似地認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氣壓約減小1毫米貢柱,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是不均勻的,低空大氣壓減小得快,高空減小得慢,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的變化有關。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測量工具:

⑴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⑵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4、應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1、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飛機的升力

五、浮力

1、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樣適用于氣體)。

2、公式:F浮 = G排=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六、浮力的應用

1、物體的浮沉條件: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當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時,懸浮在液體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2、浮力的應用

輪船:采用空心的辦法增大排水量。

潛水艇:改變自身重來實現上浮下沉。

氣球和飛艇:改變所受浮力的大小,實現上升下降。

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復習提綱

一、功

1、力學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②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2、功的計算:

①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單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 功的單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3、功的原理:

①內容: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不會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②說明:(請注意理想情況功的原理可以如何表述?)

功的原理是一個普遍的結論,對于任何機械都適用。

功的原理告訴我們:使用機械要省力必須費距離,要省距離必須費力,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沒有的。

使用機械雖然不能省功,但人類仍然使用,是因為使用機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離、也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給人類工作帶來很多方便。

我們做題遇到的多是理想機械(忽略摩擦和機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機械: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機械效率

1、有用功和額外功

①有用功定義:對人們有的功,有用功是必須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

②額外功:

額外功定義:并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例:用滑輪組提升重物W額= G動h(G動:表示動滑輪重)

③總功:

總功定義:有用功加額外功的和叫做總功。即動力所做的功。

公式:W總=W有用+W額,W總=FS

2、機械效率

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總

③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④說明: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表示,機械效率總小于1

三、功率

①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義: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④單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3W

四、動能和勢能

1、動能

①能量:物體能夠對外做功(但不一定做功),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簡稱能。

②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

③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2、勢能

①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物體被舉得越高,質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勢能也越大。

②彈性勢能: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越大。

③勢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