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應用方案  

現在都有哪些形式的垃圾填埋場?垃圾填埋場選址準則有哪些?怎樣檢驗檢測防滲效果?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09-06 03:42:15

1:分類
 ?。?)簡易填埋場(IV級填埋場)
  這是我國傳統沿用的填埋方式,其特征是:基本上沒有什么工程措施,或僅有部分工程措施,也談不上執行什么環保標準。目前我國約有50%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屬于IV級填埋場。IV級填埋場為衰減型填埋場,它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受控填埋場(III級填埋場)
  III級填埋場目前在我國約占30%,其特征是:雖有部分工程措施,但不齊全;或者是雖有比較齊全的工程措施,但不能滿足環保標準或技術規范。目前的主 要問題集中在場底防滲、滲濾液處理、日常覆蓋等不達標。III級填埋場為半封閉型填埋場,也會對周圍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對現有的III、IV級填埋 場,各地應盡快列入隔離、封場、搬遷或改造計劃。
 ?。?)衛生填埋場(I、II級填埋場)
  這是近年來我國不少 城市開始采用的生活垃圾填埋技術,其特征是:既有比較完善的環保措施,又能滿足或大部分滿足環保標準,I、II級填埋場為封閉型或生態型填埋場。其中II 級填埋場(基本無害化)目前在我國約占15%,I級填埋場(無害化)目前在我國約占5%,深圳下坪、廣州興豐、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是其代表。

2:選址
場址的選擇是衛生填埋場規劃設計的第一步,主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從防止污染角度考慮的安全原則;二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經濟合理原則。安全原則是基本原則。
 在選址過程中,應滿足以下基本準則。
 一、場址選擇應服從總體規劃
 二、場址應滿足一定的庫容量要求
 一般合理使用年限不少于10年,特殊情況下不少于8年。應充分利用天然地形以增大填埋容量。
 對于長而窄、兩頭開口的山溝,大大增加了臨時作業支線,管理不便,應謹慎使用。
 三、地形、地貌及土壤條件
 不宜選擇在地形起伏較大的地方和低洼匯水處。原則上地形的自然坡度不應大于5%。應利用現有自然地形空間,將場地施工土方量減至最小。
 四、氣象條件
 場址應避開高寒區,不應位于龍卷風和臺風經過的地區,宜設在暴風雨發生率較低的地區。場址宜位于具有較好的大氣混合擴散作用的下風向,白天人口不密集地區。
 五、對地表水域的保護
 其位置應該在湖泊、河流、河灣的地表徑流區以外。最佳的場址是在封閉的流域內,這對地下水資源危害風險最小。填埋場不應設在專用水源蓄水層與地下水補給區、洪泛區、淤泥區、距居民區或人畜供水點500m以內的地區、填埋區直接與河流和湖泊相距50m以內地區。
 六、對居民區的影響
 場地應位于居民區500m以外或更遠,最好位于居民區的下風向。
 七、對場地地質條件的要求
 場址應選在滲透性弱的松散巖石或堅硬巖層的基礎上,天然地層的滲透性系數最好能達到l0-8m/s以下,并具有一定厚度。場地基礎的巖性最好為黏滯土、砂質黏土以及頁巖、黏土巖或致密的火成巖。
 八、對場地水文地質條件的要求
 場地基礎應位于地下水最高豐水位標高至少1m以上,及地下水主要補給區范圍以外;場地應位于地下水的強徑流帶之外;場地內地下水的主流向應背向地表水域。地址不應選在滲透性強的地層或含水層之上,應位于含水層的地下水水力坡度的平緩地段。
 九、對場地工程地質條件的要求
 場地應選在最密實的松散或堅硬的巖層之上。填埋場場地不應選擇建在礫石、石灰巖溶洞發育地區。
 十、場址周圍應有相當數量的土石料
 填埋場的覆土量一般為填埋場庫區庫容量的10%一20%,并且土源宜為黏土或黏質土。城市附近土地緊張,應盡量利用丘陵或高階臺地上沖積、殘積及風化土,以減少侵占農田;
 十一、場址應交通方便、運距合理

3:檢測防滲
為確保防滲層完好,當前修建生活垃圾填埋場內都不允許打水質觀測井。
  為有效檢測防滲效果,目前采用的檢驗方法是,在填埋場區影響區域內打水質觀測井,提取地下水樣,利用未被污染的水樣與有可能被污染的水樣進行比較的方法,對防滲效果的有效性進行檢驗。
  若設雙層排水系統時,可隨時從提升泵井中抽出地下水的水樣,進行分析比較。比一般單排水系統更為直接準確。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