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應用方案  

中央高校,科研院所 科研儀器設備 有哪些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2-06 04:20:13

一、中央高校,科研院所 科研儀器設備 有哪些

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軍事醫學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等等

科研儀器分生物實驗室和化學實驗室,涉及的儀器很多不能一一道來,常見的有移液器,離心機,干燥箱,恒溫培養箱,全溫振蕩器(俗稱搖床)高壓滅菌器,電泳儀,超凈工作臺,凝膠成像,PCR儀,水浴鍋,旋轉蒸發器,真空泵,磁力攪拌器,雪花制冰機,冷凍干燥機等等

二、中國主要要從國外進口那些高新技術?

第一大進口工業品是集成電路,2016年進口了2271億美元,占了整個工業品進口總額的19.3%。

進口的第二大工業品是汽車整車和汽車零部件,2016年進口746.1億美元,占工業品進口的6.34%。

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是儀器儀表,2016年總共進口449.6億美元,我國尤其是科研領域,非常依賴從國外進口高端科研設備,雖然國產儀器儀表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但是總體來說差距仍然非常大,例如基本上實驗室的高端科研儀器還是依賴進口。

進口的第四大工業品是初級形狀塑料,2016年進口413.2億美元,這個可能是大多數人沒有想到的,初級形狀的塑料包括各種以聚開頭的化工品,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環氧樹脂,聚碳酸酯等等。

進口第五大工業品是顯示面板,2016年進口總額為318.5億美元,由于前面的初級形狀塑料和儀器儀表都是個大類,所以也可以說液晶顯示面板是我國進口的第三大工業品。

進口的第六大工業制品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2016年進口了278.3億美元。它包括工業和民用計算機及其零部件,例如硬盤,硬盤驅動,計算機,光盤驅動,顯卡,聲卡等等。

進口的第七大工業品是未鍛軋的銅及銅材,2016年進口了263.8億美元,不過這個主要是資源型的初級工業制品。

進口的第八大工業品是醫藥品,2016年進口了220.9億美元,其實中國非常重視藥物的國產化,因為保障14億的人的健康并非小事,但是依然有藥物需要依賴進口。

進口的第九大工業品是飛機和航空器,2016年進口203億美元,我們為什么要自主研發ARJ21和C919,因為這是進口排在前十的工業品。

進口的第十大工業品是電子元器件,2016年進口了200.1億美元,我們用的手機里面最值錢的是各種集成電路(包括手機處理器,DRAM,閃存,基帶芯片,功率放大器,數模轉換,射頻器件等等)。

中國制造大而不強,這句話是對了一半,的確有的中國制造產量非常大,營業收入也非常高,但是產值和利潤都非常低,這個是事實,我國凡是領先世界的行業和企業,在本行業一定是營業收入最高行列,反之我國凡是沒有發展起來的產業,其特征都是營業收入非常低。

三、十年以后,中國的科技會是怎樣的

中國的科研經費基本上由國家提供,而且重大的科研項目大多由政府部門先立項再由科研人員申請,政府如何資助科研項目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科研的未來走向。政府部門顯然也很有信心指導中國科學的發展,最面面俱到的部署是2006年2月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距離這個規劃的完成恰好還有10年的時間。我們要展望未來10年中國的科學發展,不妨就以這個綱要做為藍本。

這份長達4萬多字的綱要幾乎涵蓋了科學技術的所有領域,當前科研前沿的問題都沒有遺漏,緊跟世界科技潮流,并不具有多少中國特色。如果把其中關于發展中醫藥的寥寥幾句剔除掉,也可以把它當成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劃綱要。

這份綱要把科技發展分成“重點領域及其優先主題”、“重大專項”、“前沿技術”、“基礎研究”等4個方面部署。重點領域是指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中重點發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撐的產業和行業,涉及能源等11個領域。重大專項是指要在一定時限內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共有16項。前沿技術方面涵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先進能源技術、海洋技術、激光技術、空天技術等領域的27項前沿技術項?;A研究方面除了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新興學科建設,還確定要解決生命過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統整合等8個科學前沿問題,開展人類健康與疾病的生物學基礎等10個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部署蛋白質研究、量子調控研究、納米研究、發育與生殖研究等4項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在這些規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稱為“重中之重”的重大專項。16個重大專項中民用的9個現在已全面啟動,預計共投入6900億元。隨后發布的課題申報指南,更讓人感到這些專項手筆之大。例如“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今年5月5日正式啟動實施,“十一五”階段(2008-2010年)已確定970項課題,課題經費53億元人民幣,要完成30個新藥臨床研究,提出新藥注冊申請或取得新藥證書,并完成100個創新藥物的臨床前研究,獲得臨床研究批件或提出臨床研究申請。

這份綱要計劃實現8個目標,這些目標非常宏偉,在各個領域都想要成為世界一流:掌握一批事關國家競爭力的裝備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核心技術,制造業和信息產業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農業科技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國家食物安全;能源開發、節能技術和清潔能源技術取得突破,促進能源結構優化,主要工業產品單位能耗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在重點行業和重點城市建立循環經濟的技術發展模式,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科技支持;重大疾病防治水平顯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藥創制和關鍵醫療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備產業發展的技術能力;國防科技基本滿足現代武器裝備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為維護國家安全提供保障;涌現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究團隊,在科學發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領域的前沿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學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研究開發機構,形成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這些目標如果能夠全部實現,甚至只要部分實現,中國在10年后就會成為在各個科研領域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強國。但是,制定雄心勃勃的規劃是一回事,能否實現則是另外一回事。中國許多科技官員的思維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的時代,認為科技發展是可以精確、定量地規劃,按部就班地實現的。然而,這種類似于工程建設的做法,只適用于某些技術應用項目,這些項目的科學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也已具備了比較成熟的技術,只要有足夠的經費和人手,就基本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其實現只是個時間問題。這份規劃列舉的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例如“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雜交水稻、陸相成油理論與應用、高性能計算機等,都屬于此類。

這份規劃確定的16項重大項目中的大部分,例如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等,也屬于這種情況,其實現是可以預料的,有的已經部分實現。例如載人航天工程已三次成功發射載人飛船,并實現了航天員在空間出艙按計劃活動,接下來將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空間實驗室,開展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空間天文和空間物理等方面的科學研究。探月工程工程已經實現繞月探測,接下來,在2012年前后將實現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2017年前后實現自動采樣返回。

有的項目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早已有了現成的產品,但是受社會因素的干擾而阻礙了其推廣。例如計劃投入約200億元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人類種植轉基因作物已有近20年的歷史。轉基因技術通過在傳統作物中轉入外源基因,讓其具有抗蟲、抗病、抗除草劑等性能,減少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既能增加產量,也有利于保護環境。對轉基因新品種的研究,美國一枝獨秀。歐洲則由于受政客和極端環保組織的打壓,轉基因作物被有系統地妖魔化,公眾對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問題產生了疑慮。盡管歐洲委員會曾經認定過轉基因新品種與傳統育種的新品種相比并非更不安全,甚至更為安全,但是其在歐洲的發展仍然舉步維艱。在這種情況下,正是中國乘機趕上的大好機會,在轉基因品種的研發和推廣方面有望進入世界先進水平的行列。但是,歐洲反對轉基因作物的聲音近年來也傳入了中國,更有國外極端環保組織在中國的代言人經常在國內媒體上發布反對轉基因作物的新聞,在中國公眾中制造恐慌。導致早已研發出來并完成各種安全評價程序的抗蟲害轉基因水稻遲遲無法進行商業化種植。在未來的10年,中國很可能培育出更多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但是能否獲得批準種植,則不是個科學研究問題,而是個科普問題和政治社會問題,取決于中國公眾對轉基因作物能否有更理性的認識,中國政府部門是否有在這個問題上對抗社會輿論的決心。

還有的項目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而且限于中國現在的科技水平,能否如期實現就很成問題。以“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為例。中國在新藥研發方面本來非常落后,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差極大。60年來中國自主研究的新藥獲得國際承認的寥寥無幾,經常在國內媒體上被提及的只有青蒿素一種。但是這個“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給每個新藥研究課題的經費不超過500萬元,卻要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完成30個新藥臨床研究,這無異于試圖實現科技大躍進。即使在新藥創制最為發達的美國,也不太可能實現這個目標。在美國,一種新藥從開始研發到獲得批準,平均需要8.5年,花費數億美元。

不過申請到這個重大專項的科研人員是不會擔心在明年交不了差的。他們想必不至于相信在短短的兩年內就能奇跡般地發現、驗證這么多的新藥。他們大概會以這幾種方法交差:把模仿國外藥物的仿制藥當成新藥向藥監局申報;不遵循新藥驗證的規范程序,縮短研制時間;用中成藥申報;把已有的藥物稍做改變,包裝成新藥申報。這是歷年來的常規做法,不然中國哪來那么多“新藥”?

這樣的“新藥”當然只能在國內自己用,無法獲得國際認可,成了中國人自己使用的中國特色的藥。一個藥物如果被證明了真正有效,是會很快傳遍世界各國的。藥物的療效沒有國界。一種只在一個國家使用的藥物,其真實療效如何總是令人起疑。規劃的制定者很清楚這一點,所以還希望能走向世界,“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還要求在十一五期間“爭取1-2個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能夠在發達國家完成或基本完成臨床試驗”,就是想要讓它獲得發達國家的承認。新藥的臨床研究一般分成三期,I期臨床試驗時間持續數月,II期臨床試驗時間持續幾個月到兩年,III期臨床試驗時間持續一年到四年,即使試驗過程一切順利,并把各期臨床試驗完成后總結、申請下一期試驗所需要的時間忽略,至少也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基本完成臨床試驗。這個專項現在距離十一五結束還只剩1年,連臨床試驗的時間都沒有了,還好那只是“爭取”,而不是強求。

現代藥物的開發是大軍團作戰,需要眾多不同領域學科的專家的通力合作:生理學家、生物化學家和分子生物學家在細胞、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理、病理和設計藥物,有機化學家合成藥物,毒物學家研究藥物的毒理,藥理學家研究藥物的藥理,計算機專家對藥物進行模擬和分析,醫生對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和觀察療效,統計學家統計治療結果,等等。而新藥開發的第一步,是從研究人體的生理功能開始的:生理學家研究人體在正常狀態下的各種生理功能和變化規律,生物化學家研究生命過程中的化學變化,分子生物學家則研究參與生命過程的各種分子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因此新藥研發是建立在生物醫學基礎研究之上的。中國新藥研發的落后,首先體現的是基礎研究的落后。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