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所在的位置:首頁 > 環保示范  

我國優先監測的生態項目有哪些?這些項目的內容對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有何意義?

來源:環保設備     添加時間:2022-10-13 16:41:50

優先監測指標體系必須滿足對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持能力進行評價的最大的要求。優先監測指標的確定原則是:當前受外力影響最大、可能改變最快的指標;反映生態系統的生命支持能力的關鍵性指標;有綜合代表意義的指標。

應當看到,我國當前的生態監測主要限于污染性生態監測,現有監測能力、技術與設備水平有限,生態監測評價經驗不多,對生態系統規律認識不夠,因此確定當前優先監測指標必須從實際出發,屬于污染的生態指標仍為當前優先監測指標。同時,由于經濟發展過快對生態環境形成壓力影響的指標的監測,在當前亦顯得十分迫切,需盡快列入優先監測指標。我們高興地看到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相適應,一些地區已經將環境問題和社會、經濟發展問題結合起來考慮,生態環境監測有直接服務于生產的趨勢。

下列指標在我國當前開展生態監測時可列入優先監測的指標體系中:全球氣候變暖所引起的生態系統或植物區系位移的監測;珍惜瀕危動植物物種的分布及其棲息地的監測;水土流失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環境影響的監測;沙漠化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環境影響的監測;草原沙化退化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環境影響監測;生態脆弱帶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環境影響的監測;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包括森林、草原、農田和荒漠等結構和功能影響的監測;水體污染對水體生態系統包括湖泊、水庫、河流和海洋等結構和功能影響的監測;主要污染物(農藥、化肥、有機物、重金屬)在土壤植物水體中的遷移和轉化的監測;水土流失、沙漠化及草原退化地優化治理模式的生態平衡的監測;各生態系統中為量氣體的釋放通量與吸收的監測等。

黨的十七大重申,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全面小康社會。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匱乏,如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從我國國情實際出發,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是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一項重大舉措和有效途徑?!秶抑攸c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綱要是我國生態功能區保護的首部規范性文件,對指導我國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標志,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目標。惡劣的生態環境質量嚴重影響到人類的生存、發展,甚至導致區域、流域文明的毀滅。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沒有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穩定;沒有社會穩定,就沒有人民群眾的安居樂業,也就談不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障國家生態環境良好,關鍵在于確保各種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功能的穩定和發揮,特別是維護和確保其主導生態功能的正常發揮。編制《綱要》,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加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正確處理生態保護與資源開發、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對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良好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次,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是維護我國流域、區域良好生態環境的當務之急。良好生態環境的本質是生態功能的正常。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下,我國森林覆蓋率不斷提高,沙化、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自然保護區面積和數量持續增加,一些重要生態系統和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我國地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利用強度大,一些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蓄洪水、防風固沙、維系生物多樣性區域生態功能惡化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控制,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水平不高。由于水源涵養功能的退化,1990至1996年,黃河上游產水量連續7年出現枯水期,年平均徑流量減少了22.7%,加劇了黃河下游水資源緊缺的形勢。由于草原防風固沙功能的退化,我國特大沙塵暴發生頻率逐年增大,波及的范圍愈來愈廣,造成的損失也愈來愈重。由于洪水調蓄功能退化,1998年,長江、松花江流域遭受洪澇災害,直接經濟損失2500多億元。通過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采取有力措施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實施搶救性保護,遏制和防止重點地區重要生態功能的繼續破壞和喪失亦是當務之急。

第三,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是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形式。生態功能區是我國良好生態環境的保障區,同時也是我國資源較豐富、經濟欠發達、人口集中分布區。我國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人均資源匱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如采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方式進行封閉式保護,對重要生態功能區的各種資源全面禁止開發,勢必嚴重阻礙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建設。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允許進行不損害生態功能的開發活動,有利于在發展中改善和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有利于這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是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形式。

第四,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是落實國家限制開發主體功能區政策的具體舉措。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是國家規范國土開發秩序、合理布局產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重大區域調控措施。其中限制開發區是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弱、大規模集聚經濟和人口條件不夠好并關系到全國或較大區域范圍生態安全的區域,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域。最近,曾培炎副總理特別強調,要在這些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脆弱地區,通過限制開發或禁止開發,有利于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生態功能保護區把生態保護、生態建設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有機結合起來,實行限制開發,在堅持保護優先、防治結合的前提下,合理選擇發展方向,發展特色優勢產業,防止各種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活動導致生態功能的退化,從而減輕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保護和恢復區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態平衡,是落實國家限制開發主體功能區政策的具體舉措。

 


環保設備 備案號: 滇ICP備2021006107號-303 版權所有:蓁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網站地圖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不作為商用,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怀孕巨大肚子的视频